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如何为电网保驾护航
735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如何为电网保驾护航
查看全文搜索产品搜索文章
1. 引言
随着电力设备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局部放电(PD)监测已成为变电站状态检修的重要手段。传统监测系统存在传感器布置不合理、信号干扰严重、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套完整的传感器网络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多维度优化提升监测系统性能。
2. 系统总体架构
本方案采用”感知层-传输层-分析层”三层架构:
感知层:多类型传感器阵列
传输层:工业光纤环网
分析层:边缘计算+云端分析
系统支持IEC 61850通信协议,满足智能变电站标准化要求。
3. 传感器优化配置方案
3.1 传感器选型策略
根据设备类型选择最优传感器组合:
设备类型 推荐传感器 安装要点
GIS设备 UHF传感器(300MHz-1.5GHz) 盆式绝缘子处
变压器 超声+高频电流 油箱壁均匀分布
开关柜 TEV+超声波 前后柜门各1组
电缆终端 超高频+红外 终端接头处
3.2 空间布置优化
采用”三步法”确定最佳布点:
电磁场仿真:使用ANSYS HFSS计算PD信号传播特性
灵敏度测试:现场注入信号验证监测范围
经济性评估:在覆盖率和成本间取得平衡
典型布置密度:
GIS设备:每间隔2-3个传感器
主变:每相4-6个测点
开关柜:每柜2个测点

变电站局放监测系统传感器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4. 抗干扰设计
4.1 硬件抗干扰措施
采用屏蔽效能≥60dB的同轴电缆
传感器外壳接地电阻<0.5Ω
安装防雷保护装置
4.2 软件抗干扰算法
小波变换去噪
脉冲波形识别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5. 网络通信优化
关键参数
采样率:UHF≥1GS/s,超声≥10MS/s
传输延迟:<100ms
数据完整率:>99.9%
6. 实施效果评估
在某500kV变电站的应用表明:
监测覆盖率从70%提升至95%
误报率降低40%
平均定位精度达±0.5m
7. 经济性分析
项目投资约150万元,预计通过以下途径收回成本:
减少计划停电次数(年节约80万元)
延长设备寿命(年效益50万元)
降低故障损失(年避免损失120万元)
投资回收期约2年。
8. 结论与展望
本方案通过传感器网络优化,显著提升了局放监测系统性能。下一步将研究:
人工智能辅助布点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集成
本方案已成功应用于5个智能变电站,取得良好效果,为变电站状态检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在电力传输系统中,电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与抢修效率。然而,实际应用中定位误差普遍存在,制约着故障排查速度。深入分析误差来源,并制定科学的优化技术实施方案,成为提升电缆运维水平的关键。
查看全文在电力、通信、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电缆作为传输电能和信号的重要载体,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然而,由于电缆铺设环境复杂、使用寿命有限以及外力破坏等因素,电缆故障时有发生,不仅影响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甚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查看全文故障定位超声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并将超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易于处理和分析的信号形式的装置,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来实现故障检测、测量和定位等功能。以下是对故障定位超声传感器的详细介绍:
查看全文
提交表单咨询
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