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产品搜索文章

超声VS特高频(UHF)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性能对比与融合方案

行业新闻 449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是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劣化的重要征兆,实时监测对预防故障至关重要。目前,超声(AE)和特高频(UHF)是两种主流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各具优势与局限性。本文将对比两种传感器的性能差异,并探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如何提升检测可靠性。

一、超声与UHF传感器的原理差异

1. 超声传感器(AE)

原理:通过压电陶瓷或MEMS元件捕获局部放电产生的机械振动波(频率范围20-200kHz)。

信号来源:放电过程中绝缘材料振动或气泡破裂产生的声波。

适用场景:变压器、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电缆接头等密闭或油浸设备。

2. 特高频传感器(UHF)

原理:检测局部放电激发的电磁波(频段300MHz-3GHz)。

信号来源:放电过程中瞬间产生的电磁脉冲。

适用场景:GIS、高压开关柜等金属屏蔽环境,可穿透绝缘介质。

 

超声VS特高频(UHF)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性能对比与融合方案

超声VS特高频(UHF)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性能对比与融合方案

 

二、融合方案:超声+UHF协同检测

单一传感器易受环境干扰或检测盲区限制,多传感器融合可优势互补:

1. 数据融合策略

时空同步:通过时间戳对齐超声与UHF信号,排除偶发干扰。

特征互补:

超声:识别放电类型(如气泡放电、表面放电)。

UHF:量化放电强度(如视在电荷量pC)。

AI算法辅助: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信号分类(如CNN+LSTM模型)。

2. 典型应用案例

GIS设备监测:

UHF传感器检测电磁脉冲,超声传感器定位放电部位(如绝缘子缺陷)。

某变电站案例显示,融合方案将误报率降低60%。

变压器在线监测:

超声传感器监测油中放电,UHF传感器捕捉绕组局部放电。

三、未来发展趋势

微型化集成传感器:如MEMS超声+UHF天线一体化设计,降低成本与体积。

边缘智能分析:在传感器端嵌入AI芯片,实现实时诊断(如放电类型识别)。

标准统一化:推动IEC/IEEE制定超声-UHF联合检测标准。

超声与UHF传感器在局部放电检测中各具优势:超声擅长定位与类型识别,UHF长于灵敏度和抗介质衰减。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智能算法,可显著提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精度。未来,随着物联网(IoT)与AI技术的发展,协同检测方案将成为高压设备状态监测的主流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高低压成套电气市场需求旺盛 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1614

      电力,作为社会的能源之源,其安全稳定运行关乎着行家万户的正常生活,而电气成套设备的一个主要应用是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因此电力行业是电气成套设备的直接消费行业,电力行业的投资和发展直接影响电气成套设备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近几年,我国政府加...

    查看全文
  • 鄂电红外测温系统应对复杂电力环境的技术方案

    115

    电力场景的高温、强电磁、复杂工况构成三大干扰源:变电站内设备运行温度可达 120℃以上,叠加夏季环境高温易导致测温漂移;输电线路附近存在 400kV 以上强电磁场,干扰红外信号传输;配电房多粉尘、凝露环境,易造成镜头污染与设备短路,传统测温设备故障率超 30%。鄂...

    查看全文
  • 在线红外热像仪的功能特点与优势

    1307

    在线红外热像仪,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之一,正逐渐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这种高科技设备利用红外辐射原理,能够实时捕捉并显示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
网站XML地图